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我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倡导者,切实主动作出减排承诺,积极贡献了中国力量。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提出凸显了国家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坚强意志。农业碳减排与碳交易方法学作为核算农业碳减排量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对于推动农业碳计量、核查、报告以及交易具有
为规范和指导排污单位开展自行监测工作,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一系列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组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写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教程系列图书,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分类解析,既突出对理论的解读,又兼顾实践中应用的案例,力求实现权威性、技术性、实用性、科学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书是
本书共分10章,第一章介绍温室气体排放概况;第二章介绍寒地水稻生产与稻田温室气体研究概况;第三章介绍不同品种与温室气体排放;第四章介绍栽培方式与温室气体排放;第五章介绍水肥管理与温室气体排放;第六章介绍施用生物炭与温室气体排放;第七章介绍秸秆还田下密肥调控与温室气体排放;第八章介绍秸秆还田下耕作措施与温室气体排放;第九
污染地块绿色可持续修复是保障土壤环境可持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针对我国污染地块可持续风险管理体系缺乏、土地安全利用规划决策机制不健全、修复施工过程二次污染突出等问题,采取模拟评估与实证分析等手段,在对我国污染地块修复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费用效益分析、生命周期评估等方法,构建了污染地块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
本书从生态文明建设与碳排放强度的相互关系出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空间相关性理论,以全国30个省份为例,以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非线性影响以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阐明生态文明建设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传导机制,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节能减排、低
里下河地处淮河流域下游,是典型平原河网地区,区内河湖纵横交错,圩网密布。里下河腹部地区分布有约40个湖泊湖荡,属于江苏省13个省管湖泊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开发,圈圩和围网养殖严重,造成区域调蓄水面缩减,自由水面率减少,湖泊湖荡生态环境退化严重。本书在调查评估里下河腹部地区湖泊湖荡生态环境现状与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其功能
《污染源数据治理的方法与实践》共分3个部分。第1部分主要介绍了数据治理及相关术语、核心内容、标准与框架,厘清了数据治理的相关概念,归纳了目前主流的数据治理模式,提炼了数据治理的核心要点,可为读者提供较为完整的数据治理逻辑框架。第2部分除概述外,重点从顶层设计、现状调研和分析、元数据管理、数据标准管理、主数据管理、数据质
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始终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2013-2022年,在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7万亿元台阶的同时,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56%,优良天数比率提升18.7个百分点,灰霾天越来越少、水晶天越来越多,总
本书共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建设用地土壤危害及管理、建设用地土壤调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评价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涵盖了污染场地概述、国内外污染场地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场地中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污染场地调查与监测(包括了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第三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
本书基于富营养化模型提出了一套“模型构建-数据分析平台-参数敏感性-优化确定-不确定性”的研究体系。以巢湖和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为例,建立了巢湖水动力-富营养化模型。用改进的Morris方法筛选出重要参数;开发了大数据分析平台,构建了巢湖二维富营养化模型的代理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揭示了参数的时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