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离宫——这里是《源氏物语》故事发生的舞台,是王公贵族魂牵梦绕的桃花源,更是传统日本建筑与庭院文化的象征。它将江户时代简素朴拙的审美趣味发挥得淋漓极致,不仅对日本后世庭院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得到了勒·柯布西耶、弗兰克·赖特等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一致推崇。然而,多年来桂离宫高贵神秘的建造工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不仅有趣,还非常实用!本书虽然是讲“西方建筑”,但并不是晦涩难懂的专业书籍。本书是以“虽然似曾相识,但倘若被问及却无法解释清楚的建筑术语”为引,并以相关建筑为例的内容编排形式,由“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现代”五部分构成,按照所列建筑物的建造年份(包括推测)顺序进行排列。本书中*早出现的是埃及金字
本书荣获1985年建筑批评家奖,该奖为当时建筑批评出版物奖项。自20世纪50年以来,艾伦·科洪的批评和理论一直代表着一代建筑师的良心,他的严谨和明晰的概念始终引发着争论,并成为理论和实践中求索新方向的动力。这本17篇的评论集标志着过去30年建筑思想发展的脉络,实际上包含了建筑领域的现代建筑理论。
人是时空的存在物,适应时空、并通过重构人与时空的关系,达到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并超越时空的规约,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空间的延异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一个明确的定义,但这样一个表述所引发的探讨是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空间有效意义的可能性,而不是所谓的中继意义。在本次的成果集中,不仅可以呈现以空间的延异为主题的设计作品,而且相应
安德烈亚·帕拉第奥(15081580年)的论著及作品已被公认为世界建筑史上的里程碑,他的设计语言既丰富又蕴含着根本的形式原理,对后世的影响延续数百年,不仅在西方各国形成了帕拉第奥主义及新帕拉第奥主义,甚至还拓展到西方之外的世界,并渗透在现代建筑及其之后的形式理论与设计实践之中。 本书是解构主义大师彼得&m
20世纪20年代初,石头缝里迸出了一个孙猴子,柯布西耶出版了《走向新建筑》,造了玉皇大帝的反。陈志华 几千年的建筑史无非是帝王将相宫殿庙宇的历史…… 他关心为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的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将其当作建筑学的基本层次,而任凭宫殿倒塌。 他关心人的尺度,强调恢复人道的基础,需要的标准、功能
本书集中概括了革命后头几年里苏俄先锋文化中大量涌现的纲领,比当时所有的著作都更全面透彻地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它从建筑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出发,阐明建筑在社会方面和技术方面都合理化的必要性和途径,现代建筑要组织新的生活,给新生活以形式。
从1990年开始,陈志华的研究重心转向乡土建筑领域。他带领清华大学乡土组,在浙江、福建、广东、四川、安徽、江西、云南、山西、陕西、河北进行或以村,或以镇,或以村落群,或以一镇及其附近村落群的乡土建筑为主题的调查和研究工作,直至2010年,累计近二十个课题。在这二十多年的调查研究成果中,古村落的个案研究与写作独树一帜并产
自20世纪90年代起,陈志华与他领导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乡土组开始了乡土建筑调查与研究工作。《中国乡土建筑》是这一段工作的研究总结。由原乡土瑰宝系列的《庙宇》《宗祠》《住宅》《村落》《文教建筑》的部分内容编选而成。本书深入体现了清华大学乡土组从乡土建筑到乡土生活、乡土文化的研究路径与体会。 乡土建筑是乡土生活的舞台和物质
1981年,陈志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文物保护研究所举办的文物建筑保护研究班,从此开始系统地学习、考察、研究和推广国际先进的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他自法文和英文文献翻译了反映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理念和方法论形成过程的重要文献和权威性文件,并在此基础上,发表了介绍、阐释、研究、评论论文和文章约四十篇左右,内容主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