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渠川出生于富贵门第,在天津度过童年、青年时光,就读燕京大学时成绩优异。1948年,正处在青葱岁月的他一腔热血,胸中满怀革命的理想,放弃了大学学业,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70年1月,因为渠川的爱人在温州工作,他复员来到温州,先在温州渔业机械厂工作,1981年调到了温州市文联,这时他已经52岁了,却依然抱着一
在本书中,无腿舞者廖智回顾了自己汶川地震以来的种种经历,以真实感人的细腻笔触,分享了自己生命中的三次重创和三次重生:汶川地震中,她被埋近30个小时,失去女儿,失去双腿,告别婚姻;但她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截肢两个月,强忍疼痛穿上假肢,哪怕摔得遍体鳞伤,也要学会自己走路,为家乡灾民筹款义演《鼓舞》;她愿意去照亮他人,奔赴雅
本书以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的科研人生为主线,真实记录了他自首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60余年来为中国航天事业、空间事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本书结构精巧、笔法细腻,情感充沛,通过《归来》《天上有了中国星》《北斗璀璨》等七大章节,生动讲述了孙家栋如何秉持国家需要
本书为红色起点丛书中的一种,聚焦于上海警察系统的中共党员,分星星之火开始燎原在敌人心脏,警委点燃红色火炬隐蔽战线,在某一个瞬间改写历史里应外合,迎接解放4个部分,讲述了上海警察系统建立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保卫周公馆、领导上海摊贩抗争、参与策反国民党警察局机动车大队等一系列生动、惊险的故事。
中国的世界高原(抢救性挖掘的集体回忆,一部深入了解西藏当代历史、认识西藏的参考书)
这是主流媒体评论员为移动端用户精心烹制的热点新闻评论“大餐”。本书收录作品均出自《工人日报e网评》专栏,该专栏入选“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该专栏贴近新闻现场、舆论现场,把握事实真相,凝聚理性声音,引导舆论热点,传递积极能量。
一个百年家族的创业史和心灵史,四代人的精神赓续和梅花品格 荣氏家族是江南望族,亦是中国现代工商业的代表。这个家族写满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艰难与曲折。 本书打破了编年史和人物传记的书写方式,借梅花品格这一隐喻,用文学的叙事方式,通过梅花品格特征和荣氏文化与企业家精神的对应,以大量实例和历史资料,描绘了荣氏四代实业家在复杂
本书分重大主题报道、政治工作报道、基层报道、军事训练报道、典型人物报道等十个板块,收录了《培养造就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往哪里深》《网络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平台》《像“许三多”那样“突击”》等文章。
本书首先介绍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基本情况,然后分三部分记述德宏70年的发展历程,“历史回眸”部分设有建州花絮、民族工作、边民联欢、德宏边贸四个板块;“五大建设”部分涉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个方面;“县市发展”部分包括芒市、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五个县市。
本书是2022年贵州省政协工作新闻选编,记录了2022年贵州省政协的重大事件,体现了政协委员履职的担当和责任,发挥了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与作用。省政协党组对省政协新闻宣传工作高度重视,贵州省各级政协组织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积极议政建言,努力为贵州省实现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政治协商会议体现了我国政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