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一部语录体著作,由其门人记录、黎靖德编纂而成。对后人而言,它是了解朱熹全面的思想的一部珍贵历史文献。本书精选《朱子语类》中的部分内容并加以注释与评述。所选语录分八个专题,涵盖面广,有较强的代表性本书是《朱子语类》的评论及解释,撰者对《朱子语类》反映的朱熹哲学思想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
《近思录》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发展成熟的理论形态,代表着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水平。书中涉及科学的治学次序方法,治学当行与不当为之事等,对当今的教育者、读经者均有指导意义、借鉴价值。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翻开南宋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屈辱到令人气短的画图。当大多数人被危急存亡的关头所震撼,感到无可措手的苦闷,甚至因以灰心绝望的时候,亦有人竭尽心力,挽狂澜于既倒。具有“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的龙川先生陈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陈亮一生特立独行,操心危,虑患深,挺身而出欲负荷时代使命,独当救亡大任;却终
本书通过对程颢、程颐书院教育活动的遗址考察与文献分析,全面展现了二程的书院教育活动,对于当代学者研究二程书院教育、大学生修身治学,大众了解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书院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国维的《教育学》阐述了他的教育学主张,是中国较早研究教育学的专著。舒新城的《教育通论》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通论类著作的代表之一,特重历史演化与中国教育实际问题。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在现代思想指导下,建立了教育原理体系,介绍了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三种形态,彰显了教育的长远意义。
《近思录(典藏版)(精)》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
《张载》一书主要介绍了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的生平与思想。作者从张载关学宗师的特殊地位出发,到他以易为宗、以礼为用、变化气质、民胞物与哲学思想的详细阐释,全方位地揭示了他之所以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深刻原因。既有生动的现实事例,又有深邃的理论探究,内容繁富,可读性极强。
《朱熹》一书匠心独运,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元立体的朱熹。本书在肯定朱熹理学宗师这一历史定位的基础上,浓墨重彩地介绍了他的经济思想、教育思想、科技思想,以及朱熹思想在海外的传播情况。内容详赡,为了解和重新认识朱熹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吕祖谦》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吕祖谦其人以及他的政治、哲学、伦理、教育、历史思想,内容详赡,为全方位了解吕祖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作为与朱熹、张栻齐名的“东南三贤”之一,吕祖谦在学术研究方面以杂博著称,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潮的特征。他主张“明理躬行”,治经史以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开浙东学派先声。
《程颐程颢》一书在简介二程生活经历的基础上,阐明了他们理学思想的形成过程,着重对其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思想以及变化气质的道德修养论等作了详细阐述。二程的学说,“理”是其核心观点——“存天理,去人欲”,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最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