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余世存写给当代个体的人格坐标、处世导航之书。十三篇闪耀着人格光辉的近现代人物小传,讲述十三位大写的中国人的人生故事,揭示大时代下个人不同的抉择和命运。龚自珍、曾国藩、张謇、谭嗣同、蔡元培、弘一、顾维钧、陈寅恪、梁漱溟、林觉民、鲁迅、范旭东、费孝通,他们身处中国历史上变革最剧烈的时代,他们是诗人、权臣、实业家、改革
学者余世存写给当代国民的个人成长、家庭教育读本,讲述16个中国家族纵跨数代甚至数十代的传承故事,论述家风之于我们人生与社会的深刻影响。书中既书写了在中国社会引领思想风潮的精英阶层,如孔子家族、张天师家族,也有近现代人才迭出的显赫世家,例如以钱学森为代表的钱氏家族、以荣毅仁为代表的荣氏家族、以贝聿铭为代表的贝氏家族;有对
历史以一种奇怪的方式钻进脑子里全书以直播形式、诙谐语言,展现宫廷到民间的历史万象。读者可从中洞察帝王心思,轻松读懂历史,收获智慧与乐趣,领略历史别样魅力。秦始皇、唐太宗等十二位皇帝主播登场,犀利开讲。宠信奸臣、残杀功臣、宦官干政等秘辛,大臣赐死谢恩、告御状艰难等谜题,皆在直播中深度剖析。粉丝皇帝积极互动,多元观点碰撞。
雍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极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也是最有争议的皇帝之一。他勇于革新,勤于理政,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他是康乾盛世中承前启后,功不可没的一代帝王。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还原历史事实,再现了雍正铁腕治吏又充满争议的一生。本书充满了故事性、知识
康熙末年九子夺嫡。1722年,康熙突然逝世。既无赫赫战功,又无朝野拥戴,表现平凡又低调的皇四子雍亲王出人意料地从康熙生前看似精巧的皇位传承安排中突围而出,在一片质疑声中迅速登极。他为父皇办了一场前所未闻的葬礼,而自己的登基仪式却办得草率至极,还反复上演“让位”闹剧……所有的反常之举似乎在暗示什么。雍正难道真的得位不正,
浙江慈谿人冯鸿墀(1874.1.7-1931.5.18),字阶青,一字君木,三十岁那年,又改名为幵。冯氏生前除戊戌客京师外,足迹不出两浙与上海,且仅仕至丽水县学训导,但即便如此,这位培养出陈布雷(1890-1948)、沙孟海(1900-1992)等众多卓越人才,并在主持上海修能学社期间,与安吉吴昌硕、吴兴朱孝臧、桂林况
一位一穷二白的门外汉,如何变身为闻名遐迩的收藏家?粗通文墨的普通职工,何以成为文物鉴赏的行家里手?是上苍眷顾、好心人相助,抑或歪打正着、运气使然?陈亚元经历坎坷,但其坚韧不拔、敢拼会赢的特质,回答了谜一样的人生。从收藏古钱币白手起家,数十年如一日积累,现已拥有蛋白照片、粮户执照、地契票券等19个系列近2万件藏品,并出版
这本书以第一视角,展现了作者自强不息、矢志不移的奋斗历程,突出描摹新时代背景下女性创业过程中的困惑、迷茫以及突出重围的心路蜕变。 本书从作者童年时期生活和求学的经历讲起,既包括作者在创业初期的奋斗历程,也包括陷入低谷期的迷茫状态,以及不畏艰辛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过程,旨在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并从中汲取养料,获
本书记录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教育家冯骥才先生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以及他在文学、绘画领域的艺术造诣,在文化传承和艺术教育中的家国情怀。作者与冯骥才有着将近40年的交往,是其多个人生重要节点的亲历者和采写者,因而本书内容翔实、生动有趣、文笔优美,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
通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诸葛亮(181—234)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代名人,然而,受限于体裁等原因,《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有很多虚构的成分,距离历史中真实的诸葛亮有很大差距。有鉴于此,本书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三国史学研究成果,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诸葛亮,客观地叙述了诸葛亮的一生,并对《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