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太行山区常见的233种野生大型真菌,其中担子菌219种、子囊菌14种,包含伞菌纲、银耳纲、锤舌菌纲、盘菌纲、粪壳菌纲5个纲16个目,对每个物种均详细介绍了宏观特征、微观特征、生境、分布和食药用价值等。全书图文并茂,含有数百幅野生蘑菇精美图片,鉴赏性很强;文字简练、通俗易懂。 本书对食用菌、药用菌生产企业,研究
本书以药用植物形态、构造和分类知识为核心,以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药用植物品质形成及药用植物新资源为特色,为学生从事中药资源和中药鉴定相关工作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植物的组织、植物的营养器官、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药用植物分类概述、药用植物学鉴定方法、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与化学分类、低等植物、高等植物等。
大型真菌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分解者,有些种类具有食用、药用价值。本书涵盖了深圳市下辖各区域20余个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资源,共记载了深圳市大型真菌200余种。本书按形态学将大型真菌划分为子囊菌、胶质菌、珊瑚菌、革菌、多孔菌/齿菌、鸡油菌、伞菌、牛肝菌、腹菌共9类,详细介绍了每种真菌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形态特
当前我国寒地城市公园近自然植物群落建设多局限于物种组成、外貌结构等形态模拟阶段,其中“脱离自然”、“盲目模拟自然”等现象比较严重,尤其缺少乡土植物生境适宜性调查及近自然植物群落中远期动态演变可视化技术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本项目以数字虚拟技术为手段,对比调查黑龙江典型自然植物群落和哈尔滨城市公园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的植物组
《药用植物识别技术》(第二版)一书分为绪论和三大模块。模块一介绍药用植物形态,包括根的形态、茎的形态、叶的形态、花的形态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态;模块二介绍药用植物分类,包括植物分类概述,藻类、菌类、地衣植物门,苔藓、蕨类、裸子植物门,以及被子植物门;模块三介绍药用植物内部构造,包括植物细胞的构造、植物组织的构造、根的内部构
本书收集了西藏农牧学院相关科研人员近10余年外业调查中累积的木本植物图片,涵盖了西至阿里地区日土县,南达林芝市察隅县和墨脱县的部分植物照片。植物鉴定主要依据1987年版的《西藏植物志》,并按照最新版的《中国植物志》网络版进行了归并与命名;极个别与《中国植物志》网络版描述差异较大的植物,仍以《西藏植物志》为准;该书共收录
本书系统编制了河南维管植物各门的分科、分属及分种(变种)检索表,共收录河南维管植物204科、1205属、3656种(其中包括常见栽培植物560余种)、42亚种、559变种及变型,并记录了河南植物区系自然分布的类群、外来归化种及栽培逸生种的分布范围或产地。本书是一部检索鉴定河南维管植物的实用工具书。
本书是一本介绍以采自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模式标本命名物种的专著,共涵盖物种152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真菌界3门7纲20目41科64属106种,植物界3门4纲20目30科40属46种。物种信息包括形态特征、生境、模式标本信息和相关图片等。
《植物学山地野外实习》共分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植物学野外实习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思政的教学目标与功能,第二章简要介绍了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和野外识别技巧,第三章简要介绍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第四章湘西地区常见植物图集收集和简介了常见植物464种,这在湘西州近3000种维管束植物中虽属管中窥豹,实则抛砖引玉。其
本套教材配有《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实验指导》等配套教材,以构建立体化的教材体系,打造出老师好教、学生好学,适应当前药学教育新模式的优秀教材。配套教材与主干教材内容一致、相互对应。《学习指导与习题集》旨在归纳总结每章重点,配有相应习题,以供学生检查学习效果和复习备考。《实验指导》不仅包含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还应囊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