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著名作家何建明又一部书写民族品牌辉煌历程的纪实作品。这一次他将目光聚焦到著名品牌“爱特福84”,84消毒液是家庭必备品,但这家成立于1984年的企业的发展史却鲜为人知,在历次自然灾害、疫情防控中,爱特福84都首当其冲,肩负着国家交付的重责,做出巨大贡献的事迹也一直默默无闻。何建明通过大量调研和采访,将爱特福的成立到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本册共收集了35个关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从开始长征到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战役期间的故事,主要涉及长征开始、突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内容,主要反映了红一方面军在长征初期为摆脱敌军围追堵截所进行的艰艰突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本册共收集了30个关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从遵义会议后至胜利结束长征的故事,主要涉及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跨过荒草地、夺取腊子口等内容,主要反映了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同志为核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富有革命斗争精神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绥远(今内蒙古地区)人民,在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英勇地拿起了武器,进行了数十次武装起义。本书收录的35个关于土地革命时期晋冀鲁豫绥地区武装斗争的故事,都是当时武装暴动的主要参与者以口述的形式,对亲身经历的重要事件和战斗的真实记述,其中既有党的组织建设、革命政权
伴随着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人民军队诞生了。自此,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创建了革命根据地,打破了国民党军及地方反动武装“进剿”“会剿”,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本书共收集了35个红军初创时期中央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故事,涵盖了中央红军创立、发展的艰
1927年8月至1937年6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指引下,全国各地先后爆发了680多次武装起义,遍及14个省140多个县,参加起义的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有数百万人。这些武装起义,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旗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是从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太行、太岳两个革命根据地抽调的由老红军、老八路和解放区地方干部及军队、地方武装干部组成的一支接管新解放区政权的队伍。1948年12月,长江支队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南下,与三野十兵团、华东南下干部、上海南下服务团和长期坚持地下斗争的福建地方干部,组成了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
本书是一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主题出版物,是一部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制作经历的纪实作品。本书以档案资料为主,以回忆文章、研究文章等资料为辅,分“征集·初选”“再拟·竞赛”“公布·制作”三个部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完整、真实、鲜活的国徽设计、诞生和制造的过程,以及那些设计者、创作者们在拟制过程中的
在作者三十岁这年,他发现自己的母亲开始变得健忘。一开始只是忘带钥匙、做饭忘记放盐或者重复放盐这些小事,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忘记自己家在哪里、认定儿媳妇偷自己东西,再往后便是出现幻觉、精神分裂、抑郁、狂躁……直至渐渐丧失语言和行动能力。自2010年10月母亲出现健忘信号起,作者放弃自己的事业将全身心都投入到对母亲的照顾中。目
本书稿系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书稿上卷以2012年“中国好人”黄山放绳工李培生20余年在黄山的悬崖峭壁间“飞檐走壁”,守护黄山清洁的事迹为主线,分五个章节从不同角度展现他爱岗敬业、不畏风险、任劳任怨的精神。下卷以2021年“中国好人”黄山迎客松守松人胡晓春的事迹为主线,讲述42年来19位黄山迎客松守松人的传承和他们的敬业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