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杜甫被人们诉说了上千年,他的诗歌,他的人生,都是无可复制的传奇。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以杜甫的诗作为纽带,细腻地记录了伟大诗人杜甫从出生到离世的一生。本书文字优美,如同杜甫笔下的清泉,流淌着真挚的情感,感人至深,触动人心。在书中,杜甫的人生故事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他的坎坷经历、豪情壮志、
本书以金人入侵、北宋沦亡为大背景,紧紧围绕朝廷内部主战派和主降派的矛盾斗争,以陆游仕途多次被罢黜为主线,叙述了陆游壮志难酬的悲情一生。在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陆游的作品和他的人生轨迹都被打上了金戈铁马的印记,即便如此,他也始终抱有收复中原的执着信念,整部作品展现了陆游始终不渝的爱国之志和不朽的诗才。本书稿通过描写陆游的传
马寅初(1882—1982)是蜚声中外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本书从多个角度普及、深化和拓展了马寅初先生的人格思想、科学精神与学术理论,展现了当代青年学者对马寅初先生家国情怀和学术品格的继承和发展,共收录了关于马寅初先生及其人口学研究的13篇纪念文章。本书专注于人口发展与共同富裕社会议题,更多地强调了马寅初先生理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在徐建融的人生中,得到多位前辈的提携指导,其中最重要的有四位:王伯敏先生领他入传统书画的专业圈;王朝闻先生给他提供了展示自己专业能力的最好平台;谢稚柳、陈佩秋先生则对他的学术、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书或直接写谢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一直处于相比于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加严峻、更加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中。由于中西文化的大规模交流和碰撞、价值观念的变更、美术教育的普及、国难的压迫等,使得中国画的生存面临着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和困难性
徐梅坤(1893—1997),曾用名徐行之,浙江省杭州市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当选上海印刷总工会委员长,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组织并参加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39—1942年在昆明创办民生印书馆和南方印书馆。后至重庆,接受周恩来的建议,留在党外从事进步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
本书系纪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2年是沈曾植逝世100周年,为纪念这位国学大儒、书法大家,嘉兴于2022年11月举办了纪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嘉兴市文联主办,嘉兴博物馆、嘉兴市文保所、嘉兴市书协承办,嘉兴南湖学院支持。研讨会收到了众多沈曾植学者和高校学生
本卷收入路翎生平、创作史料和相关研究资料。由于经历坎坷,路翎的生平史料很少,《路翎与我:余明英口述历史》是其患难之妻留下的一份难得的见证,由马来西亚学者黄美冰根据2006年7月17日—8月22日对余明英的采访录音、笔记整理撰写,内容包含路翎的早年、婚恋、家常、晚年等相关情况,既有从妻子视角对丈夫生活细节的鲜活回忆,也有
盛宣怀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靠创办近代实业起家,这些开创性的经济实体的创办和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基础,这些企业的生命延续了一百多年,至今仍在发生着影响。盛宣怀一生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
白寿彝思想,尤其是民族是思想是一个完整体系,其核心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历史,本书围绕这一思想核心展开研究。内容涉及白寿彝生平及学术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国历史的提出及其含义,白寿彝关于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思想,白寿彝关于汉族的形成、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