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书写的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以及爱国主义社会活动家陈亮。陈亮,原名陈汝能,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为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本书一方面详细讲述了陈亮于南宋朝堂之外,作为一名在野文人、爱国志士,如何数次上书皇帝,直陈时弊,力主抗金恢复国土的全部经过;同时另一方面,本书对陈亮思想
本书是《宋明理学研究丛书》的其中一部,主要研究内容是程颢和程颐的性与天道思想。本书从儒家的性与天道问题出发,在探析了北宋之前儒家性道之学的演变以及佛道思想影响的前提下,首先分析了北宋诸儒与程颢、程颐在性道问题方面的理论交锋,其次分别深入论述了程颢仁视域下的性与天道之思和程颐理视域下的性与天道之思,后分析了程颢与程颐性道
本书系比较哲学翻译与研究丛书(吴根友万百安主编)之一。 规范伦理学的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人有道德。所以从古代开始,就出现了我为什么应该有道德这个利己主义者提出的问题,意为我有道德对我有什么好处或者我有什么理由应该有道德。这个问题的早形式是柏拉图的我为什么应该有正义,而正义是一种美德,因此,这个问题在柏拉图那里问的是我为
南宋儒学因有朱熹、陆九渊等杰出思想家,历来受到学者重视,而哲学的分析尤多,相对而言结合历史的思想史分析相对薄弱。本书则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以儒家的精神界定为核心,系统梳理了王安石新学与二程洛学的消长沉浮,阐述洛学成为主流之后其内部的分歧与内在冲突,并着重分析了道南学派与湖湘学派的区别。同时对以朱熹为轴心的儒学时期展
本书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主人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本书以正史史料记载为基础,讲述了从公元1021年王安石出生到公元1086年王安石去世为止的与王安石有关的全部历史事件。在王安石68载年华中,他用自己超群的智慧为宋神宗谋划熙宁变法,使积贫积弱的北宋在改革中逐渐恢复了一丝元气,改变了官员冗
本书精选出六百二十二则语录,分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异端、圣贤十四卷结集成书,详细、系统、全面地展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江西是周敦颐、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的学术发源地或直接传道地,是宋明理学传承发展最重要的地区之一。理学在江西鄱阳湖地区诞生时间早,形成了诸多学派,培养了大批理学人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书是作者主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作者在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充分吸取相关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日本朱子学的发展历程亦是中国宋明儒学本土化的过程。日本儒学或朱子学的真正繁荣时期是在江户时期,它虽然较中国的理学晚了两百多年,但由其于特殊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呈现出了与中国儒学不同的发展路向。如儒学与神道思想的结合、兼宗佛老和陆王的相对自由的学风、文武并用的富国强民学说、忠孝一体和尊王攘夷的政治道德思想、重视实践与实用的
北宋五子是指北宋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他们对北宋哲学思想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周敦颐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其学混合了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其《太极图说》为理学初期的代表作。邵雍为北宋先天象数学的创立者,思想渊源于道教,把宇宙发生的过程归结为神秘的“象”和“数”的演化过程。张载发展了“气一元论”的思想,为中国
张载是北宋关中大儒,历史上把他和北宋濂溪周敦颐,洛阳二程(程颢、程颐),以及南宋武夷的朱熹尊为理学濂、洛、关、闽四大家。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具有博大济世胸怀,为后世传诵。这版横排繁体字版,是陕西省文史馆“崇文丛书”之一,点校整理者在原竖排繁体字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卷十七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