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见解:爱因斯坦自选集》是英语世界广泛流传的爱因斯坦通俗著作集,自1954年出版以来,长销不衰。本书在爱因斯坦本人亲自监督和协助下编选而成,收录了英译本《我的世界观》(TheWorldasIseeit,1934)、《晚年集》(1950)和《我的世界观》(MeinWeltbild,1953)中的重要篇目,及未出版过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红印本作为雕版完工后用朱色刷印的试印本,主要是作为校勘底本,用红色比较醒目,也便于刻工挖补订正,是雕版印刷史上的一种创新,也是雕版印刷术中的重要环节,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红印本是首次印刷的版本,是除了稿本以外,最接近著者原始思想的版本,具有版本学上的研究价值。红印本在我国印刷事业发展的
《湖海楼丛书》十二种,计一〇九卷。陈春是清代藏书家,家有湖海楼,藏书甚富。陈春与同乡汪继培友善,汪氏亦富有藏书,且搜访不倦。陈春父亲七十寿辰,汪继培以精校《列子张注》为寿礼,陈春为之刊行,是为丛书刊刻之始。此后,陈春据陈、汪二家所藏善本,择其有裨经史考证者,次第刊刻,汪继培、王晚闻为之校勘。《湖海楼丛书》所收以诸子、考
《烟画东堂小品》是缪荃孙晚年辑刻的一部杂纂类丛书,据《艺风老人年谱》,此书刻于民国八、九年之间。缪荃孙刻书,较为侧重希见的小书,部头均不大,却是罕见之书,作者或为重要学者,或为重要作家,价值较高。以《烟画东堂小品》中所收之书核之,如陈鳣《简庄随笔》、沈钦韩《读金石萃编条记》、翁方纲《题嵩洛访碑图》《复初斋王渔阳诗评》、
成书于北宋中叶的《梦溪笔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本书介绍了《梦溪笔谈》这部著作成书的始末原由及其影响,揭示了研究《梦溪笔谈》的学问(“梦学”)形成的原因。在概述《梦溪笔谈》内容的基础上,以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记述为主,结合作者沈括的生平,向青
吴之英(1857-1918)字伯朅,号蒙阳渔者,四川雅安市名山区人。清末民初四川著名学者、经学家、书法家。曾任资州艺风书院及简州通材书院讲席、灌县训导、成都尊经书院都讲、锦江书院襄校、国学院院正。曾响应“康梁变法”,组织“蜀学会”创办《蜀学报》,并自任主笔。戊戌维新失败,愤然回乡隐居,研究学问,专心著述,有《寿庐丛书》
本书是湖北省《荆楚文库》之一,收录湖北罗田人、清代县令诗人潘焕龙现能收集到的全部作品,主要包括《四梅花屋诗钞》《卧园诗话》等,具体包括《四梅花屋诗钞》十三卷,《卧园诗话》六卷。通过馆藏古籍文献的收集比对,确定底本。在保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标点,简单校勘,出简单校记,繁体横排,作为湖北历史文化发展的史料。《四梅花屋诗钞》
叶景葵,字揆初,号卷庵,别署存晦居士。1938年与张元济在上海创办合众图书馆,任董事。在古籍整理上有着特殊贡献,他晚年致力于古珍稀版本的搜集,所写的札记、书跋,多有独到之处。本书选辑叶景葵著作两种,以影印方式原貌呈现,精心编制细目,并请名家撰写导读,便于读者研读。本次所收著作包括《卷庵书跋》《景葵杂著》,前者为叶景葵所
本书主要收集了作者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期间(1987-1995年)的文章、讲话、述职报告、文档等35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第一届任期内的“三年转型改革”和“北京农业大学‘八五’发展计划”;下篇主要是第二届任期内的“两年综合改革”与“北京农业大学‘211工程’规划”。
本书有《往事篇》《讲话篇》《建议篇》《信件篇》《短文篇》《诗词/PPT篇》,包括130余篇文作,近40首诗词,以及75帧讲演用的PPT。本卷文体形式多样,诗词、诗画配及PPT反映了作者丰富多彩的生活与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