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因为草书完全打破方块字形体的制约,以草法的点画、符号、连属和变化万千的笔墨技法,尽情地通过草书物化形态表达创作者的心灵情感。世间无物非草书,这是其他篆、隶、楷、行诸书体所不具备的特性。在中国书法史上,怀素与张旭齐名,并称“颠张狂素”,两人把中国草书推向了历史性最高峰。有唐1200多年以来,鲜有
作为山东博物馆建馆七十周年系列展之一“晚明书风展”汇集文徵明、董其昌、徐渭、邢侗等名家之作,也可看到普通书家们承载的书法文化。“晚明书风展”兼顾名家和普通书家,以62位书家的100余件书法作品来讲述晚明书法史,还原晚明书法文化的整体风貌,呈现其在传统书法文化传承中的坐标点意义。当还原到历史真实中审视这些书迹,我们会发现
古代石刻拓本,既是文献也是艺术品,本图录以苏轼为主角,通过珍贵碑拓展现其生平、家世、交游和书法艺术,同时还有与之相关的两宋重要文人遗存书迹,可以使读者能通过黑白的字迹和斑驳的石纹,跨域时空,感受那个群英辈出的时代,贴近宋代文人墨客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体验最真实的宋韵魅力。本书以“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两宋文人书迹拓本展”
本书收录了作者八年间刻制的200余枚落叶印中的100枚,正类40枚,另类60枚。其中,又分单叶印、组合印、套色印、专题印、系列印等多种。系列印则包括杨柳系列、银杏系列、白杨系列、梧桐系列、枫叶系列、古诗系列等。色彩斑驳的落叶,折射出时间的古调,叶落于地,而刻上印便是生命的延续,以落叶为载体创制出了一种新的的审美意境。
谢和平,号二步山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武侯区书法家协会顾问等职务。曾任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四川大学校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本书分为上、下编两部分。上编为“海南乡贤书法书迹遗存考略”,共四章,分别介绍了海口五公祠浮粟泉映壁古篆对联,儋州东坡书院的匾额、碑刻、楹联,万宁东山岭摩崖石刻及三亚南山寺的石刻、匾额、楹联等书迹遗存。下编为“海南乡贤书法书家考略”,共八章,分别介绍了苏东坡、王佐、白玉蟾、海瑞、祝嘉、潘存、张岳崧、罗文淹八位书家的生平、
本书以中国书法理论为研究对象,开篇介绍了中国书法艺术与书法理论,让读者对中国书法与书法理论有基本的认识。其次,选择从汉代到晚唐五代著名的书法论述,概括其基本书学思想,为书法理论的成熟打下基础。然后,对宋元时期书法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管是创作规律还是鉴赏标准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再次,对明清时期书法的理论进行了细致的论
本书是王兴森的书法篆刻作品选集。本书收录了作者创作的书法作品、篆刻作品近二百件,作品按类编排,编纂规范。王兴森的书法作品,上溯王羲之和王献之“二王”一脉,下学清代诸名家,如伊秉绶、邓石如等,尤其对魏碑一路的书法作品也有过较为深刻的研究和长期的临习,形成了雄浑、朴拙的的艺术风格。其篆刻作品,在汉印和清代流派印的基础上,又
本文对兰亭序髙清放大,精细分析,全新視角,多有创見。揭示了兰亭序千年不为人知的神秘一角。将兰亭序的研究推进到精细水平。永字八法新解,揭示八法真相,解开古老之谜。二、提出“笔中有节”概念,指出“笔中有节”是兰亭序一种髙明独得的用笔。图示“节”的构成和含义。三、提出“对笔”,“对部”,“对字”概念。指出点画,结体每变,至于
本书是关于中国传统书法的知识及鉴赏性书籍,分为“春行”“夏草”“秋楷”“冬篆隶”四册,将我国古代书法的书体形式尽数收罗,有条幅,有长卷,有册页,有斗方,等等。每册暂包含导读、正文、拉页和专栏赏析等内容,其中正文主要涉及我国历朝历代著名书法作品及书法家信息、收藏情况、作品相关的典故及文化故事、作者的点评、原作品的高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