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于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课题(BJA130096)*终研究成果,以新中国的职业教育实践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进而对新中国职业教育的实践和构建方法进行了理论反思,创见性的提出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范畴体系和逻辑体系,形成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完整的理论体系架构。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以
本书将国际上已然兴起的、主要聚焦于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Learning)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实践范式引入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定领域,是目前国内*本系统提出并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场学习问题的著作。本书认为: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呼唤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实现从自上而下到自
本书遵循的是比较的起点:文献综述研究比较的坐标:中印现代职教体系研究比较的主体:中印高职教育比较研究比较的落脚点:中印高职教育交流与合作机制研究的逻辑思路,对印度职业教育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对中印现代职教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印度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作了明确界定,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构成、地位、培养定位和培养规格、人才培
本书为对2009年(获批上海市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并启动首批中职骨干师资培训之年)至2015年14个项目的723名教师跟踪调查(2016年培训的师资及以后项目师资有待一个发展观察期)。了解学员在受训后目前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国家层面的高度支持使高职院校发展势头迅猛,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优秀的人力资源,但是传统的高职院校多由中专升格而成,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带来许多与人事相关的问题有待高职人力资源部门解决。本书旨在结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研究通过大数据管理思路,调高高职人事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书中
本书是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库·百年校庆丛书之一,也是省级课题《基于现代职教视野下的高职分层分类教学与管理研究》的结题成果。本书首先分析分类分层人才培养的依据,包括高职生生源构成及特征组成;重点介绍分类分层人才培养的实施,包括高职分类分层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高职分类分层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高职分类分层人才培养
《天津职教漫谈》是天津教委主任吕景全教授结合用24年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经历和4年多职业教育的服务管理体会,经过不断的思考、收集、整理,精心编写而成的一本职业教育方面的著作。本书包含八个单元,从思想引领、五业联动、鲁班工坊、共建共享、脱贫攻坚、职继协同、国赛制度、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方面系统地讲述了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
现代职业教育探索
本书分别从培养方式、培养环境和教师个人三个方面开展系统分析和研究,揭示“双师型”教师培养困境形成原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利于促进相关利益方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为优化和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本书系统回顾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十年发展历程,总结潍坊市十年大赛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经验,介绍技能大赛优秀选手、金牌教练、品牌专业、名牌学校的典型事迹,对技能大赛长效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