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研究:碳中和政策理论概述;碳中和政策的域外考察与经验借鉴;碳中和政策系统(政策工具箱、政策矩阵);碳中和的决策体制;碳中和政策的执行;碳中和政策的评估;碳中和政策的调整、终结与创新等,构建“碳中和政策学”的内容体系框架。
本教材专注于通用工程机械在救援领域的应用技术。介绍了工程机械救援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及常见应用场景,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详细阐述了工程机械的分类、功能特点以及救援机械的选择原则,以适应不同救援任务的需求。讲解了救援机械的操作技巧、维护保养方法以及故障排除技术,确保救援机械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运转。此外,还介绍了救援现场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按照专业类别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分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基础”3个公共科目和“安全生产专业实务”1个专业科目,“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科目分为煤矿安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化工安全、金属冶炼安全、建筑施工安全、道路运输安全和其他安全专业(不包括消防安全)7个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对克里雅河流域植物、动物和自然环境的考察,对和田洛浦山普拉古墓出土的毯类织物、刺绣品、马人和武士纹毛壁挂的研究,对克里雅河流域毛织品“普鲁”与西藏“氆氇”关系分析与探究,以及对新疆和田地区传统民居的考察和塔里木盆地北缘的石窟艺术、克里雅河及其周边的古代交通以及于阗佛教的源与流和新疆克里雅河流域古代金属器
本书撰写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果组成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68066,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牧民定居点的人居环境研究-以新疆哈纳斯河谷为例,2020/01-2023/12。主要内容:新疆天山山脉为界限分南疆与北疆。新疆传统的生产方式来讲,宏观层面上北疆以游牧生产方式为主的草原区域。主要从北疆几大河流为主线,论述北
土壤的修复技术越来越得到重视,本书在系统总结和回顾作者团队长期从事污染十壤修复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我国主要污染十壤修复技术的原理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前面章节的关于有机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修复士壤污染等,后面章节关于植物修复十壤污染、微生物修复十壤污染、联合修复士壤污染等。
本书主要介绍了土壤及地下水的基础知识以及修复理论和技术,系统阐述了土壤及地下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中常见的几种方法,主要包括环境质量鉴定、污染事故溯源、生态损害鉴定等6章内容。分别为:第1章,概论;第2章,法律法规;第3章,生态损害鉴定主要技术环节及与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区别;第4章,土壤及地下水基础理论;第5章,土
本书介绍了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的鉴定评估技术以及物种损害鉴定评估。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损害鉴定、草地生态系统损害鉴定、湿地生态系统损害鉴定、农田生态系统损害鉴定。每一章系统的介绍了不同生态系统损害的评估与修复技术,使得生态环境损害的鉴定评估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为有关部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在陆地生态系统损害鉴定评估、修复、生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加上自来水的普及,使得卫生洁具、洗衣机、沐浴等设施也走进平常百姓家,农民减少了传统农家肥的使用,造成农村生活污水失去了重要消化途径。本书梳理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历程,开展典型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特征调查与分析,提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