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格蒙特·鲍曼被誉为“后现代性预言家”“流动的现代性阐释家”“液态现代世界提出者”,是当今时代研究现代性问题的著名思想家、理论家、社会哲学家。本书主要从六大方面阐释鲍曼现代性思想的形成渊源、变化演进、最终集成及其理论贡献和现实启示。第一章,主要叙述鲍曼理论的现代性题旨。从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的角度,全景式概要性地介绍鲍曼
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和进步贯穿于社会科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当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影响,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也随之迎来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室决定出版《社会研究方法评论》(SocialResearchMethodsRe
本书首先介绍图论及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进而对典型的机器学习算法如线性回归、聚类算法和分类算法,以及代表性的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对抗生成网络等)进行基础性介绍,最后从网络基本理论(三元闭包、聚集系数等)出发介绍了强关系和弱关系的应用和联系,从选择和社会影响两个角度阐述了同质化的形成原理,并且阐
本书是有关拉美地区社会思潮、文化脉络、思想传播等方面的原典性、经典性文本合集。共收录从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首次翻译成中文的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社会、文化思想的核心文献十余篇,包括从依附理论、解放哲学、霸权理论、后殖民理论等,为读者深描了拉美及其所处的国际体系、殖民结构、全球文化格局中的坐标,展示拉丁美洲知识界思考的深度和广
《意识与社会》一书的副标题为“1890-1930年间欧洲社会思想的新取向”,明确了本书思想史的研究主题和时间范围。在这本书选择的时间范围,作者认为这个时代的思想特质是:一个社会观察者首次以专断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主观态度——这本书的标题也由此而来。即对“意识”的认识,对人类行为中的主观“价值”的认识。本书的主旨,如作者在
问卷调查是作为工商管理领域颇为普遍的一种数据收集方法,问卷设计并非管理学研究工作的终结,而是研究工作的基础,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在线访谈等形式向被访者提出一系列调研问句,以收集数据,为后续调研增加数据支撑。本书分步骤讲解了问卷设计从准备到完成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设计一个实用、简洁
本书以中国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吴泽霖为中心,通过描述其知识生产的个人史背景、社会学中国化的努力、西南民族研究的多样范式、民族学博物馆实践与种族研究等,对吴泽霖的学术与人生进行全方位阐释,以小见大,分析近代“西学”传入中国后遭遇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问题,以此来呈现民国以后中国社会学和民族学研究的多样图景,为我们
平等、效率、公平(正义)等价值观,是理想社会所应当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是值得追求的。人们对于不同类型理想社会的构想和追求,往往与人们对于人性的不同判断和假设有关。本书分别介绍了18世纪及以前的欧洲思想家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和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19世纪英国和法国的社会思想,以及19世纪德意志和俄国的社会思想。1819世纪的
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和进步贯穿于社会科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本卷共收集了鹦鹉秘授的社会学方法,也谈差序格局的经验测量,个体导向方法的理论缘起、实例引用及评述,误读与如何提问——韦伯理解方法论下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文化背景与受访者响应行为,因果关系计量方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改进
引用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统计数据和材料,彼得·鲍德温对美国和欧洲在经济、卫生保健、其他社会福利、犯罪、教育、文化、宗教、环境等方面进行了令人着迷的比较,描绘了一幅令人眼界大开的欧洲和美国的画像。对欧美关系感兴趣的人,或者只是对美国和欧洲社会好奇的人,都会对本书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