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精品系列丛书:黄帝内经释义》在对原文整理过程中,《素问》以王冰本为底本,《灵枢》以史崧本为底本。同时为了便于读者对原著的阅读和掌握,《中医药精品系列丛书:黄帝内经释义》参考了其他多种注本,对原文进行了校勘,针对原刻本中的一些明显错误,据其他版本予以校改。对原文中的异体、通假字,有可能会引起读者歧义或不利于阅读理
连建伟教授曾于2005年应台湾长庚大学邀请,赴台为该校中医系八年制学生讲授《金匮要略方论》,其授课的讲稿是海峡两岸中医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部真实记录。现予整理出版,以飨广大读者。《金匮要略方论》系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被尊称为方书之祖。原书文字古朴,后学不易理解。连氏的讲解融会各家,深入浅出,结合自己40年来的治学心得,具有
》由病即穴,先列出治疗常见疾病最有效的穴位,再按十四经络和奇经八脉顺序列出共约702个穴位的准确定位、简便取穴法。最后还附上从头到脚人体反射区示意图。
本书以现存史料和出土文物为依据,系统地考证我国古代医籍“黄帝、扁鹊之脉书”与《黄帝内经》,以及《黄帝内经》与《灵枢》《素问》的关系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东汉以前我国医学的发展情况,以及版本沿革之一斑。
本书是陈瑞春同志集40多年的临床、教学经验所完成的一部伤寒专著。书中从理、法、方、药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伤寒论的学术思想,提出了不少独特新颖且颇具学术价值的观点。
《伤寒论图表解(第2版)》为《中医基础学科图表解丛书》第2版的《伤寒论》分册,在2004年第1版本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版修订,增置了绪论;吸收了各版《伤寒论》教材的优点,依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的原貌,把《伤寒论》原文分为,10章;各章讲解《伤寒论》条文时,以条文为小单元,每个小单元中列有【原文】、【提要】、【图解
《藏象异论》门探讨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关人体生命生理的基本问题,主要指藏象理论。本书将藏象进一步分为内藏象与外藏象两大系统,认为藏系的功能应是内外藏系功能整合的结果。本书提出较多的观点和新概念,与传统的藏象理论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称之为“藏象异论”。
《黄帝内经名家评注选刊:内经评文》是周学海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在熟读古人评注的基础上,从文学角度对《内经》进行批点,遇有精妙之处,直抒胸臆,或阐发主旨,或推广简括,或赞赏奇文,或揭示晦涩,章章从头品到尾,段段说明脉与络。指示清晰,初学易读,而省去揣测;点评犀利,笔墨虽少,而实多收获。句读所断,有异前人者,突显经文本义,方
《黃帝内經》是先秦時期防治疾病經驗總結和理論的升華,代表了這時期醫學的最高水平。它作為中醫藥翠的第一部經典,構建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奠定了中醫學基礎,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養生保健知識,是醫家的臨證之書,更是古代的百科全書與中華傳統化的瑰寶。兩千多年來,中醫學的各項成就,幾乎都是在《黃帝内經》的理論原則指導下,經代醫家的實
中医与西医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中医除了治疗人的肉体,还治疗人的精、气、神。其精气神部分,比如经络穴位、五运六气、五藏六腑,便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些,第一是中医“内证”的领域。《内证观察笔记(真图本中医解剖学纲目增订本)》(作者无名氏)是一本从中医视角谈解剖的书,它甚至不仅仅是一本谈人体奥秘的书,它所揭示的是人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