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到人文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挖掘和语义分析技术的发展,影视产品的态度指标日常监测成为可能。为此,本书围绕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新闻、论坛、微博、弹幕、视频网站上的评论等一手信息所形成的网民态度褒贬值,分析评价网民对电视剧、综艺、明星等的满意度。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分析2019年上星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电影、网络综艺、网络
《影视编辑实训》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影视编辑工作指导,主要对后面所有实训项目内容起指导作用,特别是后面的综合性实训项目,必须贯彻本篇的要求才能剪辑出符合要求的作品。中篇为视频剪辑艺术,由浅入深,让学生掌握电视镜头组接的基本规则。中篇共八个实训项目:景别的剪辑;越轴的剪辑;影视时间的构造;影视空间的构造;运动镜头的剪
《影视戏剧评论》系列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主编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丛书,由戏剧影视研究中心主持具体编辑事务。
《中国戏曲电影史》保留了2005年版《中国戏曲电影史》的基本面貌,对于原书中存在的一些错误与疏漏尽可能地做出了改正、补遗,续写了21世纪以来戏曲电影的新的成就与发展。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每个发展时期的作品风格样式,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大变革,使得中国戏曲和电影都进入一个高速发
《救赎:电影批评的新使命》是《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电影研究栏目精选出来的论文集,是继《电影与全思化》《电影研究与哲学的电影学转向》之后的第三本。作为现代性境域中诞生的电影,从早期的艺术论证到今日的学科发展,越来越凸显它在视觉文化中的影响与优势,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影创作和传播越来越便利化,电影逐渐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需
《江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艺术书系》出自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的一群老师,是他们耕耘于戏剧与影视领域的一次结集、一次亮相。纵观这套书系,显示出如下几个较为突出的特质:作者队伍趋年轻,大多数为“80后”或接近“80后”的新锐,如黄钟军、余韬、胡斌、李勇强等;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世界、改写了历史。疫情重创了世界和中国经济,其中文旅产业又是重灾区,电影产业更是损失惨重。按照2019年的统计数据,2020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直接损失至少300亿元,数千家影院关门歇业,上千家影视公司破产倒闭,几十万电影相关产业从业者失去工作,被迫转行。刚刚崛起的中国
电影中的色彩,交融于银幕时空光影的变换中,是电影人依托于科技的进步,真实再现事物的渴望,是电影人物心路历程于世界中的情感表达,更是一门让观者可以感知但难达成共识的视觉体验和交互沟通的形象(光影)艺术。电影作品中的色彩,要让所有人都喜欢似乎是永远不可能的,但电影人的梦想是要实现让大多数观者能够感知和认识到它由表及里的特殊
视觉艺术在当今时代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有关视觉艺术的价值、作用、表现形式、语言实验、训练方法等方面的讨论也呈现出不同的视角,代表不同的领域和范畴。究其原因,即传统的经验和观念及旧有的训练手段、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对传统、当下及未来加以重新审视。作为视觉艺术的造型基础——素描课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