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又称《大宋高僧传》,共分十科,即译经三十二人、义解七十二人、习禅一百零三人、明律五十八人、护法十八人、感通八十九人、遗身二十二人等,共六百五十六位高僧的传记。
本书共分为九章,内容涵盖《法华经》的成立史、佛陀观、宗教性的实践等问题,是一本研究《法华经》值得参考的书籍。
本书于后秦弘始年间,由鸠摩罗什译出,显示了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论和根本精神,阐述了修菩萨道的阶位和十重四十八轻戒。
本书对“四谛”一一解说,不仅涵盖小乘佛教的重要义理,亦含有大乘佛教的见解。主要内容包括:色相品、色名品、根假名品、根无知品、立无数品、无相应品、识暂住品、识无住品等。
本书包含布施度无极章、戒度无极章、忍辱度无极章、精进度无极章、禅度无极章、明度无极章。前五章前面皆有序言,概论佛教教义,共收佛经九十一篇。
锦江禅灯是禅宗史上第一本以区域为中心梳理禅宗发展脉络的佛教论著,汇集巴蜀地区历代禅师、高僧、神僧、护法居士等的生平、机锋、语录资料,对于今天研究西南禅宗史、中国佛教史等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景德传灯录》为北宋真宗朝吴僧道原所作之禅宗灯史。其书集录自过去七佛,及历代禅宗诸祖五十二世,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灯法系。此书编成之后,道原诣阙奉进,真宗命杨亿等人加以刊定,并敕准编入大藏流通,故《景德传灯录》在后世流行极广,对教界文坛俱有甚深之影响。
仁力西系清末著名来华西方人士之一、中国女子学校先声之一厦门怀仁女学的三任主理(终身未嫁)。本书是在仁力西46岁即英年早逝之后由其胞妹梅塔和莉娜编辑整理而成。书中主要部分是仁力西写给亲友的信件和一些生活日记等,记述了19世纪末期仁力西在鼓浪屿兴办女学的经历以及在厦门和周边地区的见闻……
从哲学意义上说,存在本身决定了存在。人具有双重属性,既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在自然人与社会人之间有一个拐点,这个拐点就是自然选择向社会选择的转变。自然选择的目的是选择优秀的基因,社会选择的目的是选择优秀的文化基因。自然选择的原则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社会选择的原则是让每个生命都能自由平等的发展,进而实现自
本书立足于福建省乡土文化发展和乡村治理的现状,以妈祖文化为主线,通过梳理和对比闽台妈祖信俗与乡土文化的互动发展模式,剖析闽台推动妈祖信俗与乡土文化互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及制约因素,总结台湾地区利用妈祖信俗促进乡村治理的成功经验,借鉴日本以宗教和民间信仰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