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5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梁板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简介。
本选题编写的宗旨在于将力学、建筑和结构等课程进行一些必要的横向联系,从最基本的结构概念出发,强调建筑形式、结构类型和力学特点之间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在设计中从房屋的整体着眼,正确处理好建筑结构体系的总体问题。本选题内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些重要的结构概念;结构设计中的总体问题;结构的水平体系和竖向体系的主要类型和特
《建筑结构(第3版)》根据国家、行业及地方新的标准、规范要求,结合了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学的实际,紧扣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标准的发展步伐,对涉及建筑施工的专业知识,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划分由浅人深,重点突出。《建筑结构(第3版)》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简繁得当,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土
《建筑力学(第3版)》根据国家、行业及地方新的标准、规范要求,结合了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学的实际,紧扣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标准的发展步伐,对涉及建筑施工的专业知识,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划分由浅人深,重点突出。《建筑力学(第3版)》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简繁得当,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土
本书以黄土地区广泛应用的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为主题,重点阐述了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体系的地震作用及其在加固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从理论方面介绍了框架-预应力锚杆-土体的动力相互作用、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的地震响应、地震作用下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的稳定性,同时依托实际工程,介绍了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在单级边坡、
《混凝土结构原理(第3版)/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结合我国近年来混凝土结构的新发展情况,主要介绍了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受弯、受剪、受扭、受压和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混凝土构件裂缝、变形控制和耐久性,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等。全书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
本书以无线物联为传输手段,以并行计算、并行存储为海量信息处理工具,以并行可视化三维显示技术精确展示结构细节,系统论述了基于无线物联的结构集群健康监测系统的相关信息技术研究成果及应用实例。
当前《建筑结构》教学及教材的现状已难以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目前,从通用的本科教材与高职专科教材比较中可以看出,高职大专类的教材,无论在章节内容方面,还是知识面的覆盖方面,与本科类的教材相比区别不大。专科教材没有专科教材的特点,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可操作性较差。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建筑结构抗震、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地基
本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编写,以地震学的基础知识、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工程结构的抗震三部分内容为主线,对结构抗震设防的基本知识、地震作用及危害、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全书共10章,主要
本书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基础教材系列之一,讲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论。全书共分8章,靠前章: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第2章:装配式木结构概述;第3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第4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及主要构件;第5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生产;第6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第7章:管片生产制作;第8章:管片安装施工。全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