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课程民国文学研究专题近五年的教学成果结集。该课程自2018年开课以来,一直采用“工作坊”的形式,围绕民国文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师生共同研讨,形成了一系列得到学界认可的成果,是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的见证。全书分为三编:“社会史视野”体现为文史互证的研究方式,是对“作为方法的民国”的落实,是课
2023年是孙犁先生诞辰110周年,天津社科院为此举办了隆重的学术纪念会议。本书即以此次会议论文为主,收录当代学者论文30篇左右,内容以评述孙犁生平及其创作思想、孙犁作品及其特色和影响为中心,兼及一些当代文艺批评(包括影视美学)、文学史思考、史料考索类文章。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交流最新文艺评论研究成果,引领读者以孙犁及其作
本书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元明清代的文学史,内容包括:关汉卿和马致远——曲坛双璧的同轨“艺术人生”;归有光和吴承恩——一个县衙,俩文坛巨匠;公安三袁——“公安派”的“反古仔”三兄弟等。
本书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两宋时期的文学史,内容包括:欧阳修与范仲淹——政坛双男神的“杠精”路;欧阳修和他的弟子们——“醉”强导师带出半壁江山;苏洵、苏轼、苏辙——文坛的超级“父子兵”等。
本书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先秦至隋朝的文学史,内容包括:老子、孔子——儒道CEO的高峰论坛;庄子、惠子——最佳辩手的“奇葩说”;董仲舒、司马迁——“明星师徒”的开挂人生;曹操、诸葛亮——“三国好父亲”冠军候选人等。
《爆笑!古代学霸笔记·大唐卷》从大唐文学史出发,通过8组古代学霸的成长之路和他们之间的友情故事,串联起多篇中小学生古诗文。本书语言通俗易懂,知识点详实丰富,精心绘制了超30幅轻松插图、8组爆笑漫画,从历史的角度挖掘学霸成长的心路历程,从文学的角度解读诗文写作技巧,让读者在笑声中了解中国文学史,在趣味中获得
本书全面回顾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惠州文艺发展的状况,对这一时期涌现的文艺名家及其作品进行研究。全书分为小说、散文、现代诗、古诗词、报告文学与戏剧、书画、音乐舞蹈等七大篇,对优秀的作者及文艺精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这种回顾,不仅能够展现新世纪惠州文艺发展的面貌,还能从中汲经验与教训,鼓舞推动当下惠州文艺事业的发展。
本书将2012-2021年湖南省文艺创作扶助对象及扶助项目一一进行介绍,展现了老文艺家雄姿英发、老骥伏枥的身姿,以及年轻文艺新人光彩夺目、勇毅前行的背影。
20世纪20年代的学衡派代表了与新文化运动同时代而旨趣有异的学术思潮。本书论述了学衡派的学术期刊阵地、主要人物活动场域及其思想理念,讨论了刘伯明、柳诒徵、胡先骕等著名代表人物。借助以上论述,它理清了现代中国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揭开了这些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的中国文化转型倡导者们的实践活动,对于完整认知现代
《大西南文学论坛》第六辑内容提要:本辑继续保持特色栏目“大西南区域文化与文学”和“文学个案研究”,同时开设两个新的栏目“李白研究”和“外国文论”。本辑论文从研究领域上看涵括了大西南区域从古至今的文化与文学现象,尤其是集中对李白研究、清代巴蜀诗歌、四川当代文学的研究,都极具学术前沿性,体现了本辑刊收录文章的宗旨与特色。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