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中国是世界多极结构的承重支柱,恰好与该结构的稳定持久有利害关系。两国利益接近或一致的领域实际上比可能产生分歧或不一致的范围更广阔。俄中战略伙伴关系正在不断地从政治宣言变成具体的政治实践,包括变成在协调国际关系、形成多极化世界、坚持国际法原则和联合国宪章以及反对霸权主义政策和蛮横政策方面的国际上有力的共同倡议。俄
《俄罗斯与巴尔干:地缘政治视角下的历史探析》主要研究俄罗斯对巴尔干政策的演变、特点及原因,考察的是长时段下的俄罗斯对巴尔干政策的动态发展。在这个长时段中,经历了沙皇俄国、苏联和俄罗斯三个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形态依次为封建帝国、社会主义大国和资本主义强国,因地缘政治的关系,俄罗斯始终对巴尔干兴趣盎然。《俄罗斯与巴尔干:地缘
民间外交是多位国家领导人在重要讲话中都强调过其重要性的重要领域。《民间外交纪实(2008-2017)》作者以退休大使的身份积极投身民间外交实践,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尽自己所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民间外交纪实(2008-2017)》通过一系列研究文章和外交纪实,全面多层次地基本描绘出中国在全球开展的民间外交的
公共外交理念的提升将主权国家建立以来长期聚焦于官方互动的外交,重新放回倒数和会层面和个体层面进行考量。伴随着世界诸大国争相开展公共外交,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思考公共外交的主题培养、公共建构、策略选择等也成为各国公共外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以来,中国的公共外交事业取得了很大成果,
国际权*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自然事实。它是一项政治建构,由各国本身的行为所产生。主导国的权力要具有性(而不是简单的强制性),就必须得到跟从国的认可。而跟从国对的认可和接受,一方面源自于跟从国在这一关系中获得的收益,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不会被滥用的可靠保证。当然,相较于国内政治而言,国际显得脆弱而单薄。主导国与跟从国之间的一般低
本书通过对美、法、德、英、日本、挪威、瑞典、韩国以及欧盟的对外援助及其管理的国别分析,探讨了发达国家对外发展援助的执行政策、评估政策以及融资机制的创新等问题,从而全面深入地总结了巴黎宣言以来国际发展援助的变化和趋势。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国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欧盟、东盟等国的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强调中国一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并惠及周边国家的原则。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小书,从实习生、研究者和世界公民三个视角讲述了作者六年的联合国故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立志去国际组织工作,作为同龄人,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一点经验和思考,希望能启发更多青年人融入到对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的贡献中去。书中介绍了联合国系统、纽约总部的工作日常、应聘和面试技巧等内部观察,还探讨了中国参与维和行
外交官能否以及如何对本国政策产生影响?如果外交官的个人观点与本国政府的政策不一致,他应当如何做?在本书中,作者雷蒙德·史密斯结合自身的经历,将外交官的政治分析成为技艺,认为政治分析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和科学的分析,又需要外交官自身的直觉和判断。外交官的工作致力于维护本国利益,同时他们的工作也需要有预见性,如何
《大国协调及其反抗者:佩里·安德森访华讲演录》收入佩里·安德森教授应北京大学之邀,在“大学堂**学者讲学计划”中发表的一系列演讲与讨论。全书围绕国际体系中的霸权机制以及反抗运动而展开,涉及霸权的观念、大国协调机制、国际主义、国际法、对新自由主义的民粹主义反抗等一系列主题。通过本书,佩里·安德森不仅系统梳理了自己的重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