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斯蒂芬·芬利从语言学分析出发,提出一个统一且广袤的规范语言理论─“good”被定义为一个介于事物与特定目的(或潜在事态)之间的概率关系,并借此去定义其他规范语词(如“ought”与“reason”等),体现了彻底的自然主义倾向。本书内容广泛,论证缜密,若想充分理解书中内容,读者**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如概率、条
《水浒智慧4》是赵玉平老师用新角度、新解释、新传播方式,以睿智幽默的风格,对我国经典名著《水浒传》进行的管理学、心理学和博弈论方面的独到解析,书中系统地阐释了水浒英雄的处世哲学和行事理念。赵老师多年潜心研究和挖掘了传统经典中的别样精彩,使中国管理智慧焕发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交辉映照的光芒,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水浒
主要收集了作者30年来关于伦理学方面的重要文章30多篇,特别是关于道德心理学、伦理社会学、教育伦理学、人性论等研究方面的高水平论文,其中道德心理学和伦理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为国内首创,是原创性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家学育人智慧36字
全书分为五集,共27节,每一节都是一个不同的主题,分别从生活、情感、职业、成长、教育、认知、心理、生命各个方面探讨与我们的人生息息相关的问题,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用最精炼的语言深入解读这些问题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原理。 希望以此帮助读者把人生的“?”变成“!”,真正做到“生平所学,为我所用”;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走出本该属于
2007年以来,东南大学伦理学团队协同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北京大学等多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以“道德发展高端智库”和“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多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为依托。进行了关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三轮国家调查(2007年、2013年、2017年)与四轮江苏调查(2007年、2013年、2016年
本书是奥里森·马登的一部经典著作,是一本有关人生哲学的青年读物,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创造成功的机会,出身贫苦如何造就杰出人物,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创造财富,对青年人职业选择的建议等,作者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将自古希腊以来的漫长历史都充分调动起来,在书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用大量的名人传记和轶事资料佐证青年人应努力寻求自我提升的思
本书收录了伦理学思想史上经典作家一一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克尔凯郭尔,再到萨特、罗尔斯、麦金太尔等人经典的原作或英译。从伦理学观念出发,以伦理学体系为背景,以伦理问题为导向,将这些经典作家的名篇名作安放在本书怡当和“舒适”的位置上,原汁原味地轮番呈现,有条不紊地登场亮相,使得伦理学名著“以已意进退”。在这个意义
本书为职业教育教材(职业道德教育用),涉及: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现实意义,工匠精神与创新思维,追求卓越、突破自我,工匠精神的专注与极致。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家风传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风箴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传统美德,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继续上好家风建设这堂“必修课”。本书从十五个方面讲述了家风的重要性,对领导干部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