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研究了粤港澳大湾区至2035年的能源转型路径,围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目标,从电力、工业、交通和建筑四大部门出发,提出了36项优选技术措施。本书采用能源—经济—环境—健康综合评估模型,量化分析了转型路径对宏观经济、就业、空气质量及公众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指出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可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
书中基于“过程—机制—效应”的研究范式,聚焦“一户一田”“一组一田”和“一村一田”等不同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系统开展不同细碎化整治模式下耕地利用转型问题研究。本书结合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系统总结不同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内涵,构建不同细碎化整治模式下耕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效应的分析框架,厘清不同耕地细
本书聚焦于三生用地分类、冲突识别及空间优化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在国家和区域尺度,运用非线性统计理论及方法、空间信息挖掘技术和多目标智能算法等多种手段,提出可行的三生用地制图方法,以及功能空间化、冲突识别和空间智能优化技术,并开展技术应用实践。通过研究,解析区域三生用地的时空演变、复杂相互作用及冲突特征,进而探索三
本书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主线,分为基础篇(第1章)理论篇(第2~7章)与专题篇(第8~10章)基础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介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理论篇从自然资源和环境角度探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结合实际案例和理论问题深入讨论。专题篇结合现实热点问题,设置如低碳经济与
本书重点进行“电-碳-绿证”多元驱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市场协同运行建模及仿真研究。本书的研究成果可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市场保障机制以及推动电-碳-绿证市场协同建设提供理论方法参考与仿真辅助支持。全书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新型电力系统电碳流模型、新型电力系统市场运行集成仿真模型、新型电力系统高耗能用户“电-碳-绿证”交
本书围绕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控制展开,系统梳理并阐述了从种植养殖源头到加工、流通各环节的安全控制技术规范,内容涵盖农产品质量要求、种植养殖产地环境、场地建设、生产管理、投入品管理、生物危害绿色防治、加工规范、包装储运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多个方面,旨在打破产业链各环节间的壁垒,促进全链条协同优化。全书聚焦22种地方
本书以全球电子信息领域技术和市场发展态势为出发点,系统分析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差异化发展案例和路径模式,凝练江西省未来的电子信息必争领域、新兴和前沿交叉领域产业布局重点、人才培养和技术主攻方向,并针对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新生态培育等关键和薄弱环节,针对性地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2050)”课题“至2050年中国农业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全书共分9章,分别为全球农业资源空间格局现状与未来趋势、2035年和2050年我国农业资源供求平衡分析、全球化视角下未来我国农业资源进口潜力、我国农业环境安全现状与问题、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因
本书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重点围绕近零碳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存量风光电提质增效、储能与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协调发展、氢能产业生态建设和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书中分析了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老旧风光电场改造策略、储能-新能源协调发展模式、氢能产业发展路径等具体建议
本书系统阐述了民航客舱服务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内容涵盖民航客舱服务、民航服务心理与沟通、客舱服务设施设备、飞行实施的四个阶段、旅客服务管理、乘务员职责及工作技能、客舱管理、国际(地区)航班服务及航空行业术语等九个模块。教材以“三个敬畏”为内核,突出课程思政,融入数字化教学元素,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紧跟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