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先后推出了《云南宗教研究·“一带一路”与宗教文化交流》《云南宗教研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研究》《云南宗教研究·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宗教文化交流》,在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也激励了本刊继续努力推进工作。当前这部《云南宗教研究:云南宗教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即是“三个定位”系列中的第三部,本书邀约国内外对宗教工作、宗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佛学典籍的文献考证之作,是国家社科2014年项目,现已结项。《释氏六帖》是五代时期编纂的最早的一部具有辞典性质的佛教大型类书。但此书自宋以来一直传本较少,并早已失传。日本东福寺藏有日僧圆尔辨圆从南宋携回日本的宋刻本,是迄今所知现存最早的该书的刻本,而国内只有民国《普慧藏》据日藏本出版的铅印本。由于
该书结合敦煌汉藏文献和传世典籍,首次对《瑜伽师地论》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大系统中的传承、发展及其演变过程等进行了比较研究,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吐蕃时期多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面貌、特征及其成就。该书对敦煌佛典汉藏对照文献P.3301(P.t.1261)号和P.t.1257号两份文书产生的背景、年代、相关人物事迹
本书属于给儿童的人文类读物,主要讲解了中国神话。这本书不是单纯地“讲”故事,而是从神话故事入手,带孩子系统地了解文化背后的文明源头。对于历史的时间跨度和一些抽象概念,低龄儿童很难理解。而神话具有强大的故事张力,适合学龄前儿童和低年级学生学习,学习神话和民间故事相当于在进入正式的历史学习之前,先打下一个基础。这本《给孩子
本书属于给儿童的人文类读物,主要讲解了西方神话。神话是一切文学和文化的源头,也是系统学习历史之前的先导课程。对于历史的时间跨度和一些抽象概念,低龄儿童很难理解。而神话具有强大的故事张力,适合学龄前儿童和低年级学生学习,学习神话和民间故事相当于在进入正式的历史学习之前,先打下一个基础。这本《给孩子的神话通识课》一共有50
《金陵大报恩寺史料选辑》的史料分类基本借鉴《金陵大报恩寺塔志》,分为寺院兴废、高僧大德、名家诗文、逸闻杂记、考古发掘史料和外国史料六个部分。《金陵大报恩寺史料选辑》辑录的是为《折疑梵刹志》《金陵大报恩寺塔志》二书未收录,而能反映南京大报恩寺史上某个时代的基本面貌或跨时代的重要变革,或其对各个时代政治、宗教、社会、文化等
《太平经》又称《太平清领书》,是中国道教早期的重要经典之一。《太平经》内容博大,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太平经》在道教中有重要地位,对道教思想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是汉末太平道的主要经典,被视为传达天命的谶书,构成道经三洞四辅中的太平部,辑入历代道藏。《太平经》之作,其初衷是为了表达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底
本书采用原经文、布依文直译意译,以七言句诗歌形式呈现。汇集世代流传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安龙县一带布依族聚居区的传统摩经,包括《故养经》《倒蛋》《神树邦》等。
《抽空:加尔文与现代秩序的兴起》着眼于新教对传统神学与形而上学的反叛,将加尔文的思想道路概括为“内在性的抽空”,这一抽空之路意味着对奥古斯丁“自我之路”与阿奎那“类比之路”的双重背离。路德用上帝的“隐藏”摧毁了世界与生活的实在性,加尔文则试图用上帝的“显现”对抗路德的解构神学,结果却在更深的意义上抽空了世界与生活的实在
本书内容包括: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1980-2020);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学术著作一览(1980-2020);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发表论文一览(197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