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思想传记的形式考察1937年到1945年期间周作人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演变。除了依据大量取自台湾、香港和大陆的文献资料外,还通过咨询和走访当时活动于沦陷区北京的一些日本人当事者,获取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为分折周作人抗战时期从一步步落水到与占领者既合作又抵抗的复杂过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依据。同时,作为发动侵略战争而导
二十座城市,有些记录和见证了我不同阶段的生命和生活;有些则因为建筑项目的机会,让我的一些信念在这个城市中得到展现。 马岩松 从童年的北京,到大学时代的纽约,从高迪的巴塞罗那,到路易斯·康的圣地亚哥,更有包括自己建筑作品的巴黎、鹿特丹、洛杉矶、哈尔滨、深圳……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
《我为什么爱科学院士讲给孩子的故事》是一部面向青少年读者的科普读物,为院士系列丛书的第二部。内容分为院士开讲和科学人生两部分,院士开讲部分,院士从各自领域出发,采取图文、视频的方式,让广大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知识,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球能源、交通等学科的重要主题;科学人生则记述了8位院士走上科研道路的点滴瞬
《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榜样》以回忆录的形式,聚焦邓稼先的高尚品格,收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及邓稼先的家人、领导、同事等的回忆文章,共30余篇。本书记录了著名科学家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历程,展现了邓稼先作为一位伟大科学家的精神风貌,包含大量回忆性细节描写,通过不同视角、不同侧面,讲述了邓稼先的成长
本书是以阐述大国工匠为主题的通俗理论读物。全书共包括五章内容,分别论述了工匠及工匠精神的历史缘起与发展逻辑,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与具体表现,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与重要意义,培养工匠精神面临的困境、挑战及其成因,以及大国工匠与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等内容。
关于本系列: 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国家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也是每一个青少年的人生榜样。他们平凡而普通,但是,却有着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胸襟。 本丛书讲述的是中华先锋人物的故事。国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们用充满浓郁童趣的美文,描述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感人细节、丰富的心灵世界和在共和国发展历程中闪光的足迹。
本书是著名学者陈村富的人生小传。作者以序言中的三条书虫寄语和自我解读为纲,以亲身经历和文字材料来诠释。上编历时叙述一生重要经历,下编为上编所述所论的史料补充。全书围绕人文学者三不三言这一轴心,本着与人为善、维护他者和一切向前看的精神陈述真实情节。作者认为,一个时代的学术研究史是这一时代众多个体一起书写的总汇,撰写个人的
本书中陈德昌教授回忆了自己的一生:从经历战乱逃难的儿童时期、热爱读书选择了医学、一直到师从协和曾宪九恩师后在创建ICU、发展壮大中国危重病医学的不懈奋斗之路。有对家人,恩师、对与他一起工作奋战的团队,对北京协和医院优秀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平台的感恩和感激之心;也有对生活、医学生涯、阅读随想等诸多精彩的感悟。主要内容包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具有崇高荣誉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文学奖项。本书汇集《文艺报》对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的系列报道,涵盖获奖感言、作家访谈、编辑手记、作品评论等,全程记录这一文学盛典的图书。书中内容全面立体地展现了杨志军、乔叶、刘亮程、孙甘露、东西五位获奖作家的创作心得、成长历程、个人风采。由作家、媒体记者、图书编辑
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二章从历史溯源、民族志记述等方面,描述民国《孔子世家谱》撰修仪式的背景;第三章,从家庙、报本堂、崇圣堂、诗礼堂等方面,分析仪式空间中的家族文化教育内涵;第四章,从族谱小传、修谱条规等方面,阐释仪式内容中的家族教育知识;第五章,从制序与制度、历史与现实、合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