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廷龙先生治学严谨,著述精深,在版本目录学、金石文字学、历史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先生文章,以序跋居多,凡经手重要典籍、珍稀文献,或题识或作跋,记述搜求原委,阐释微言大义,眼力卓识,跃然纸上。惜先生忙于图书馆事业,其所著题跋未能汇编成集,嘉惠学林。为纪念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们从其文集中精选先生与古籍相关的序跋、后记、题
《现代图情评论》,以先贤投身图书文化事业之精神为感召,立足当下,瞻望未来,期以促成图书馆界、学术界、教育界及相关企业、平台融合互通之势,打破学科畛域,而以更大视野看待现代图书馆事业之发展。 创刊号发起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变化与发展转型专题,共商当代图书馆的未来可能。其他栏目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以史料专栏首次亮相的彭柏山先生
本书旨在同时打破关于书籍的两道认知藩篱,即时间藩篱和地理藩篱。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十六位权威学者遍访全球、纵览古今,从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到承载数码图文的电子书,将书籍五千余年的历史娓娓道来,绘成一幅精彩壮阔的人类文明画卷,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书籍史的新鲜视角。
这是一部系统介绍数字化转型方法论的专著,由深耕一线30余年的资深信息化、数字化专家撰写。作者结合自己的多年实践和切身体会,直面领域数字化转型中不容回避的瞬息万变的形势、日益复杂的局面、交织影响的业态,提出了直击领域本质、把握发展规律、主动动态应变的数字化方法论。本书内容全面,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对希望实践数字化转型的企
作为古籍版本鉴定、研究的一个分支,写本学研究近年来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学者们投入了更多精力进行研究,也有不少成果涌现。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的内容之一,主要在于展示写本研究之成果,《写本学研究》是西华师范大学写本研究中心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联合主办的学术集刊。本书为其第四辑,伏俊琏主编,王使臻执行主编,刊登学术论文
《南海图书馆年鉴(2024)》是一部行业年鉴,主要反映2023年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分析服务效能,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事业发展进程。本书包括南海区图书馆的图片专辑、南海图书馆事业发展总述、大事记、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业务发展、分馆、读书驿站、统计数据、附录等主要内容,为机关
本书为以国家图书馆参考工作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一部学术研究著作。书稿以1909年至1997年为时间域限,以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图书馆事业发展为背景依托,通过对各类档案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较为客观描绘出国家图书馆参考工作从孕育到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图景。本书全书辅以图表百余幅/个,包括国家图书馆参考工作不同历史时期
本期《汉籍知新》主要设置有“汉籍接受研究”“海外汉籍收藏与利用”“珍本汉籍研究”“珍本书志”“海外汉籍图书馆评介”等板块,汇集了十多位海外汉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本期论文以海外汉学研究及海外汉籍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流落在外的海外汉籍保存、收藏及研究情况,其中涉及《碧岩录》《中国哲学家孔夫子》《玉烛宝典》《南迁录》《有是楼
本书是为纪念济南图书馆建馆70周年而做。全套从书共分为三册,从不同方面展示济图为完善文化事业新形态、公共文化新体系建设、为图书馆事业交流做出的贡献。主要内容涵善新时代行业综述“非凡十年伟大变革”的实践成果;坚持觉建引领聚合力、创新驱动促发展,着力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举措。较系统全面地展示收藏的国民
本书以农业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详细梳理现状、开展用户需求调查研究和借鉴国外图书馆信息服务经验基础上,深入研究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由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向数字化、精准化、定制化个性服务方式转型的可行策略;探索在面向科研人员、政府部门、涉农生产经营主体及农民群众等不同服务主体时可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