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由文人英敛之创刊于天津,1948年1月15日,津版《大公报》宣布停刊。作为国内唯一一份具有百年历史的中文报纸,《大公报》不仅见证了中国百年间所经历的历史沧桑,更见证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戏剧戏曲发展的鼎盛时期。本书主要是以1902—1949年出版的《大公报》为媒介,重点关注这一时期京津地区
本书包含从1914年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中国共产党党直接领导或间接创办的进步红色报刊。这些红色报刊,反映了党是在什么背景下创办,在各个时期的政策,刊物前后延续的时间,以及报刊起到的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革命的作用。本书真实记录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是中国共
《访谈:原理与实践(第14版)》聚焦七大访谈类型,搭建访谈者和受访者之间的沟通技巧,结合人际传播基本原理和丰富的案例,分门别类介绍了调查性访谈、招聘访谈、求职访谈、绩效访谈、说服性访谈、咨询性访谈等不同类型访谈的特点和具体操作方法。每章设有互动练习与角色扮演案例,让学习者设计和实施各类访谈,有效地将相关理论与原则运用于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系统阐述了从近代开端至2009年的中国新闻传播史。具体内容除绪论外,共分13章: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缘起、晚清时期的新闻事业、民初及北洋政府时期的新闻事业、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闻事业、全面抗战时期的新闻事业、两种命运决战时期的新闻事业、社会主义改
本书将语言哲学和知识论分析工具,引入政治哲学研究,分析了西方国家宣传的运作机制、宣传与意识形态的紧密联系,以及宣传对民主制度的侵蚀。 宣传是西方社会中掌握更多资源的特权群体控制非特权群体的工具。宣传根本不打算诉诸理性意志,只求统一观点,它绕过了任何意义上的自主决策。宣传会把不公正的特权合理化,逐渐固化为根深地固、不可
新闻报道策划实务研究
传媒与社会变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种融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融媒体以较低的推广成本、年轻且付费意愿强的客户群、与消费者面对面沟通的机制等优势,成为企业的营销平台。本书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部署而设计,帮助企业融媒体及相关工作人员快速提升用户和内容运营能力,掌握融媒技巧,策划年
《传播创新研究》是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集刊,以中国传播问题为出发点,在场地感知中国传播的难点、疑点与热点,创新重建交流与社会连接的传播行动,发掘比较视角下的传播智慧,进而激活传播创新的实践与理论发展,纾解人类交流的困境与无奈。本书是集刊的本,由热点研究、专题研究、乡村传
本书在对2020年中国传媒各领域发展状况进行系统梳理的同时,也对近20年来国内外传媒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全书从结构上分为总报告、传媒洞察、媒体行业与市场报告、媒介融合与传媒创新报告、全球传媒市场报告、传媒市场主要数据六大板块,内容上覆盖影视、报刊、图书、广播、广告、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报告,并结合全球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