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珍稀文献选刊》系列丛书首批拟收录珍稀中医古籍十种,包括《难经经释》《伤寒总病论》《增补历代明医秘藏脉诀详考》《本草单方》《天惠堂制药目录》《银海精微》《鳌头诸症辨疑琮璜》《病因论治》《程华仲医案》《古今医史》。此十种书均为程钢先生难经经室私藏。难经经室目前收藏中医古籍4372种,6882部,总计30000余册,位
本书为清代乾隆年间黄元御的著作,凡9卷,计81篇,书成于1765年。黄氏将《灵枢》81篇重新编次,分为刺法、经络、营卫、神气、藏象、外候、病论、贼邪和疾病9类,并加以注释。
《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战国时名医秦越人著,书中将《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设八十一个问题,以解释疑难的方式对脉学、经络学、藏象、疾病、腧穴、针刺等中医理论均有发挥。内容包括切脉部位、时间、脉数以及各种不整脉的辨认等,对经络学说、命门和三焦等的见解在《黄帝内经》理论的基础上均有所发展。
本书共计十二卷,八十一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有关问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针刺治疗原则等内容,为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书以明代赵府居敬堂刊本为底本,参合其他版本校勘而成。
本书联系脏腑的属性、生理特点对十四经脉的循行、属络、经穴部位和主病等予以论述。并附脏腑经脉图及歌诀、手足经起止图、内景图和奇经八脉论等。
本书共十一卷,为《类经》之续编。一卷、二卷为“运气”部分,详细阐述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理论,采用图解与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条理清晰,论述详备。三卷至十卷为“经络”部分,系统阐述经络、脏腑、腧穴等内容,配以图解与歌诀,便于记诵;十一卷为“针灸”要览,收录针灸要穴歌及诸证灸法要穴。
本书共3卷,将十二经和任督二脉合称“十四经脉”。卷上为手足阴阳流注篇,总论三阴三阳经脉循行规律及流注次序;卷中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载十四经经穴歌、经脉循行注解,以及手足十二经的“是动病”“所生病”;卷下为奇经八脉篇,对奇经八脉的功能、循行、病候以及络穴、郄穴等内容进行考证。
本书总结了宋代以前的针灸治疗经验,对经络腧穴进行考证和订正,收增补腧穴,收载腧穴354个,补充了腧穴的主治功用,扩大了腧穴的主治范围。卷一、卷二载十四经经脉原文及腧穴,十二经经穴图;卷三为针灸避忌之法、针灸避忌人神图、头面部腧穴主治和针灸法;卷四、卷五为肩背、颈胸、腹胁、四肢部腧穴的主治和针灸法。
本书挖掘《黄帝内经》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的同名经、同构对应经穴针刺法,以《黄帝内经》为基础,论述了黄帝内经对应经穴针刺法的十二经脉循环、小循环、胎息状态下同名经正反循环、经脉、络脉、经筋左右上下联系、机体左右倾移、同构相求、同气相求、同性相求、同向相求、同频相求、同盛衰相求等内部规律;同名经对应经穴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