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在参考了现有的植物资源学、野生植物资源学、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学、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学等教材和各地方经济植物志及其他相关专著和最新学术论文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教材内容丰富,全章共分十章,包括绪论、总论和分论三大部分。其中绪论介绍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总论主要介绍食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原则。分
本书系统梳理了植物营养学和肥料发展的历史脉络,探讨了肥料在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进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着重分析了氮、磷、钾、钙、镁、硫等必需营养元素,以及硅、硒等有益元素在植物生长、抗逆性、产量提升和品质改善中的重要作用,详细阐述了植物营养特性、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以及肥料产品的创新与应用,以期为肥料创新提供新的
本书以黄土高原植被干旱评价和适水格局优化调控为主要目标,系统解析了1991~2020年黄土高原主流干旱指数变化和植被生态系统的受旱特征,建立了新型植被水分亏缺指数计算方法,揭示了其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主导影响因子。在干旱评价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植被适水格局优化调控方法,并以泾河流域为例,建立了植被生态系统适水格局调控优化
植物是我们身边常被忽略的宝藏,每棵树都是好奇心的源泉,每朵花都是想象力的起点,每株草都是唤醒生命意识的“小可爱”。观察植物是我们探究自然、理解生命、走进科学的一条捷径。本书以季节变换为线索,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精美的图片,从12个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中国南北方数百种常见植物的神奇、有趣和美丽。全书内容源自作者长达18年的
本书是秉承刘鸣远先生“全面、系统、动态”的发育生物学思想而编写的一部教材。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在介绍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起源和生物多样性演化的基础上,分别从细胞、组织、器官的层面上讲授各层次的结构、功能和演化,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特点及其调控;下篇“各论”则按照植物界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化顺序,讲授植物界各
中国幅员辽阔,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贯穿了人类的发展历史,它们既是中华文明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参与者。植物里的中国故事丛书通过精美的图片和生动有趣的文字介绍了40种具有中国特色和代表性的大树、花草、蔬果和粮食作物,从历史、文学、艺术、科学、民俗等多角度,讲述了与这些植物相关的中国故事,让孩子们从植物中读懂中国,
《植物圣经》一书源自《艾希施泰特花园图谱》。这部17世纪的传奇巨著按四季顺序,由植物学家巴西利乌斯·贝斯莱尔倾尽心血编著而成。书中按四季更迭的顺序,以极其精细的笔触和绚丽的色彩,忠实记录了超过1000种植物,其中许多是刚刚从美洲、亚洲等新大陆引入欧洲的奇异品种。 新版《植物圣经》完整收录了原书全部植物版画
《乌蒙山保护区植被调查研究》较为完整地汇集了云南乌蒙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资料,在介绍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植物区系特征的基础上,依据近280个植被调查样方数据,将研究区的自然植被划分为7个植被型、7个植被亚型、47个群系、62个群丛,并详细介绍了每个群丛的分布状况与群落特征。《乌蒙山保护区植被调查研究》共分10章。第1
淡水真菌是地球生态循环中的重要分解者,对环境治理和检测起着重要作用。贵州喀斯特高原湿地复杂的生态系统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称为“生物基因库”。本书作者及其团队在贵州5个代表性湿地采集了上百份样本,通过分离纯化得到水生子囊菌门下5个纲102个物种。书中详细对102个物种的性状、培养物特征及标本信息等进行描述,并配有标
大岩桐系苦苣苔科大岩桐属植物,花大色艳,花色丰富,植株观赏性极高,深受国内外百姓喜爱。目前,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虽分布了丰富的野生资源,但目前国内销售品种大部分为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研制,价格高昂。基于此,该团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旨在打破国外对大岩桐育种关键技术的“封锁”,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岩桐“芯片。本书从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