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从国际政治关注海洋问题的著作多集中于海洋对于国家力量的重要性,甚至将对海洋的开发史看做一场充满征服或殖民的历史。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海洋从来不是我们征服的目标,海洋强国概念的提出同样是以维护国家正当利益为主要特征。所以,相对于对外征服、扩张或殖民,本书的重点在于海洋作为一个连接外部世界的载体,如何影响了国家的发展,以
本书基于近年来北冰洋多学科的调查与研究资料,概述北冰洋的地形地貌、现代海洋环境、冰盖与冰川作用、构造演化历史和区域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我国第1次至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的研究成果,全面归纳和展示我国学者在北冰洋沉积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古海洋与古气候等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如北冰洋近现代生源沉积
本书全面涵盖海洋电磁学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内容。在基础理论部分,从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到电磁场与电磁波核心知识,都有细致讲解。在实际应用方面,本书不仅深入探讨了电磁波在海洋不同场景下的传播特性,及其在海洋通信、探测等领域的应用,还介绍了数值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案例。本书编排合理,由浅入深,注重数理融合,通俗易懂。
本书面向海洋和水利工程,介绍30项工程案例的数值建模与求解过程。内容涵盖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与迭代法、插值、函数逼近、数值积分和微分、特征值与向量、非线性方程求根、常微分方程初值与边值问题及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等。案例突出水利与海洋特色,并融入课程思政。同时,再给30个例题和30个习题,便于巩固掌握算法。
本书分别从中西海洋史比较、全球海洋治理、国际法治、国际安全与外交、海洋经济与科技、海洋合作等多学科、多角度、交叉学科展开研究,针对全球海洋事务涉及的政治、经济、安全、环境、法律等多方面的问题,结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全面的视角,首次大规模跨学科集合各领域的顶尖权威学者和团队,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构建和实践路径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和核心,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要义,重点聚焦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发展,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体系,运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指导处置我国面临的若干海洋重大问题并结合我国针对海洋问题的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分析,以及我国参与海洋秩序构建包括在制定海洋
研究海平面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影响下海岸带和沿海地区生态系统、渔业资源的脆弱性,包括红树林、盐沼、海草床和珊瑚礁等典型海岸带生态系统,典型河口区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重要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等渔业资源,以及滨海城市、农田、森林和草地等沿海地区陆域生态系统,重点分析各承灾体的脆弱性指标并进行脆弱性等级划分;研究海平面变化
本书汇集了方国洪及合作者关于潮汐潮流分析和预报方法及中国近海潮波分布的41篇已发表的论文。潮汐潮流分析和预报方法内容包括:潮汐的准调和分析方法;潮流的永久预报;浅水港口潮汐预报方法;日均海面的计算和应用;高、低潮数据的分析;水位分布的标准差—偏度—峰度方法及基于傅立叶变换的潮汐低通滤波。中国近海潮波分布的内容包括:渤海
本书从赤道到两极,地球上所有的海洋都是由阳光驱动的单一引擎——一台蓝色的机器。地球上有一部鲜为人知的鸿篇巨著,即我们海洋的故事。不是鱼或海豚,而是广阔的海洋引擎本身:它是什么?因何运作?它对动物、天气和人类历史文化造成了哪些影响?本书将重新校准我们对地球这一决定性特征的看法。从通过辨识海浪航行太平洋的古代波利尼西亚人到
本书共7章,内容包括绪论、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装备、海底表层地质取样技术与装备、搭载式探测与取样技术及装备、海底钻机钻探技术与装备、海洋地质勘探母船配套甲板支持系统、钻探船技术与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