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科,需要总结自己的历史,才能清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1919年被国际关系学界当成是本学科建立的起始年份。1919—2019年,正好是国际关系学科诞生发展的百年历程。回顾百年来中国学术界在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所走过的学术历程,梳理和总结中国学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思想,分析评价其中的智识关切、经验得失及其社
本书题为联盟“触角”,意在以一种形象化的方式,表明发展援助在传播欧盟价值观、扩大欧盟影响力、实现欧盟对外政策目标等方面的作用。本书选择价值观援助、基础设施援助、环境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四个专题,以及中东欧国家这一特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地缘政治背景下欧盟的发展援助进行了讨论。本书既是对欧盟发展援助的总结,也提供了认识欧
“穿梭外交”一词代表了基辛格外交成就与艺术的巅峰,而其对中东冲突的斡旋正是这一策略的典范之作。《博弈大师:基辛格的中东外交艺术》一书的作者马丁·因迪克——美国前驻以色列大使、美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同时也是基辛格的崇拜者与密切交往者——借助多次访谈和大量解密档案,以编年体形式全景记录了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基辛格的外
埃及和苏丹的关系在当代中东和非洲地区具有极其特殊的复杂性。作为邻邦,近代以前的埃及和苏丹关系密切。随着近代埃及和苏丹先后沦为英国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埃苏关系经历了较大起伏。独立后,双方关系受到冷战环境、霸权主义以及多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变得扑朔迷离,并持续至今。 本书通过对1899年英埃共管苏丹局势的形成到2011年南苏
《非洲发展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组织编撰,对非洲地区的政治与安全态势、经济发展、对外关系等进行跟踪介绍与分析,为了解和研究非洲提供最新的信息、动态、趋势及相关学者观点。 2024年,非洲政局整体稳定,但受内外因素影响,个别国家和局部地区的政治与安全形势堪忧;经济温和复苏,国际贸易和外国直
本书是国际关系领域关于等级制研究的重磅著作,拟收入“东方编译所译丛”。在本书中,作者研究了国家是如何对其他国家行使权力,以及这种统治模式如何影响国内和国际政治的。长期以来,间接统治一直是国际关系和美国外交关系的特征。作为国际关系等级制度的一个关键机制,间接统治涉及的问题是,附庸国内部的同盟集团采取主导国倾向的政策,以此
本书以中欧产能合作的“可行性—紧迫性—竞合空间—推动路径”为总体研究逻辑开展。首先,从国际产业竞合层面,分析中欧对其他国家经贸转移与承接的可行性,评估欧洲对其他国家经贸的替代作用,提供中欧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合作基础和可行性支撑;其次,从微观企业层面进行中欧各类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分析,评估与欧洲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紧迫性,明
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研讨会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下,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智库学术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自2015年以来已经连续多年举办该活动。第十届研讨会邀请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上百位学者参加,与会中外学者提供具有学术性和政策参考性的成果,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语言学、区域国别学等多学科的的研究方法,分别结集出版
本书理论结合实际,资料丰富新颖,重点论述了外交谈判战略的模式、外交谈判的行为体、外交谈判的准备和计划、外交谈判的常用策略和技巧、调停谈判和跨文化外交谈判等方面的内容。书中引用和分析了大量外交谈判案例,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外交谈判的特点,而且也可以让从事商业谈判、法律谈判的读者从外交谈判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本书理论结合实际
《区域国别研究》聚焦于区域国别之“学”,开展区域国别学的学理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包括区域国别学的学理、学科、流派以及方法论。具体来说,《区域国别研究》围绕以下内容展开讨论:区域国别学是什么;国内学人对区域国别学有哪些新思考;作为主要的智识来源,欧美的殖民研究和区域研究如何进行研究,可以从中借鉴哪些经验;中国学界就区域国别